第六批
1. 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(名录号:12438),(宋)吕祖谦撰,明嘉靖十年(1531)傅凤翱刻本,八册,版式为半页十四行,行十九字,细黑口,左右双边,无鱼尾。版框:14.6×12.3cm,开本:29.6×16.5cm。
该书是宋人研究《诗经》的重要著作,分章阐释之前,有纲领,汇集前人有关诗乐关系、诗六义、音韵、训诂、传授等问题的论述。正文之前,先解题旨,然后分章训释词义,切音注于诗中。此本与《明代板本图录初编》著录明嘉靖十年傅应台刻《吕氏家塾读诗记》在行款、字数、字体诸方面均完全一致,但卷前无嘉靖辛卯四明陆釴序,卷五首行下无“四明陆釴校刻”六字。
金镶玉装。棉纸。朱熹序首页钤印:“李五”(白文方印)、“冻云”(朱文方印)、“张印伯驹”(白文方印),朱熹序末页钤印:“文驹之章”(朱文方印),目录首页钤印:“阮亭”(朱文椭圆印),卷端钤印:“池北书库”(朱文方印),卷二十首页钤印:“诸城李方赤所藏”(朱文竖长方印),卷三十二末页钤印:“方赤审定”(朱文方印)。
李璋煜(1784—1857),字方赤,一字礼南,号月汀,山东诸城人。嘉庆庚辰进士,授刑部主事,后升迁四川司郎中,历官广东布政使。李璋煜是京城金石学界的活跃人物,多次倡导和组织文友聚集唱和,并主持校勘桂馥的《说文解字义证》,成为文化界翘楚。有时同其兄李仁煜一起鉴赏金石,切磋技艺,研讨学问。他的女婿陈介祺,自小受仁煜、璋煜二位长辈的影响,对金石研究日趋精深,后成为著名的金石学家。在喜好金石的同时,李璋煜还工诗善书,其作品内容大多写为仕之道,有《洗冤录辨证》一卷、《视己成事斋官书》六卷、《月汀诗文集》四卷、《律例撮要》十二卷等传世。
2. 礼记集说三十卷(名录号:12448),(元)陈澔撰 明嘉靖十一年(1532)建宁府刻本,二十册,版式为半页九行,行十七字,小字双行同,大黑口,四周双边,双顺黑鱼尾。刻工有陈珪、周柰、蒋大吉等。版框:20.9×13.7cm,开本:29.5×17cm。
《礼记集说》集有元以前名家《礼记》之说,泛取诸家,发挥未备者则以已意,力未求精义详尽,较之卫湜《礼记集说》简约易懂,益于初学者阅读。明初取代郑注孔疏成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,独立学官三百多年。
明嘉靖建宁府刻本,白棉纸印,行格疏朗。
陈澔序首页钤印:“全億氏手抄家住四明”(朱文方印)、“高士奇图书记”(朱文竖长方印)、“兰蘭陵峰子收藏”(朱文竖长方印)、“天香书屋”(朱文方印)、“桐山张氏藏弆金石文字书画图籍之章”(朱文方印)、“笃素堂藏书”(朱文方印)、“张谨夫图书印”(朱文方印)、“子孙永宝用”(朱文方印)、“桐山张氏藏书”(白文豎長方印),陈澔序末页钤印:“桐山张氏守素堂图书”(朱文方印)、“桐城张氏珍藏”(朱文方印)、“龙眠文端公裔孙之印”(朱文方印),礼记篇目首页钤印:“李钧简印”(白文方印)、“大司马之章”(朱文方印)、“曾藏沈燕谋家”(朱文方印),卷端钤印:“竹窗”(朱文方印)、“若林父印”(朱文方印)、“笃素堂张晓渔校藏图籍之章”(朱文方印)、“桐城张氏□□所藏”(朱文竖长方印)、“筱渔张氏手校藏书”(朱文竖长方印),卷一末页钤印:“清奉买来來勤加雠校 鬻及拋残谓之不孝 唯张氏子孙手泽是好”(朱文方印)。